對員工負責 對企業負責 對社會負責
嘉興改革開放40周年風云錄之解碼“世界冰箱心臟”加西貝拉系列報道
對員工負責 對企業負責 對社會負責
——有一種“責任”叫做加西貝拉文化
“做任何事情,關鍵要有責任心。”加西貝拉黨委書記、總經理朱金松如此與記者開始了關于企業責任的對話。曾獲“全國安全文化示范企業”、浙江省“企業文化建設十大典范組織”等榮譽的加西貝拉,去年又被評為省首批企業文化俱樂部建設示范點。朱金松說,企業文化是加西貝拉的靈魂,而責任文化則是加西貝拉企業文化的核心。
走進加西貝拉廠區,記者發現,這家冰箱壓縮機領域的全球“巨無霸”,隨處可見“責任、創新、超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而“責任”兩字又排在第一的位置。“責任的核心內涵是‘對員工負責、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朱金松進一步解釋,這也是加西貝拉的企業宗旨。
加西貝拉黨辦主任王悅講了件小事。今年1月25日晚上,禾城大雪紛飛。26日一早,沒有通知,也沒有命令,加西貝拉上百名黨員干部、員工來到公司,沒有來得及換上工作服,便自發組隊開始清除路面積雪。早上8點,上班鈴聲響起,加西貝拉3個工廠的馬路上已經干干凈凈,沒有任何積雪。從高層領導到普通員工,責任文化早已深深滲透進加西貝拉人的血液中。
與員工共同成長
讓加西貝拉人與眾不同
“做企業,從根本上說就是做人的工作。企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培育人、團結人、關心人、依靠人,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談到企業的發展,朱金松直言“員工是企業的創造者”,公司要“出好的產品,更要出好的人品”。實現員工價值和公司價值共成長,是加西貝拉責任文化的一大內涵。
1988年12月,浙江省“七五”重點工程項目——加西貝拉成立,項目全套引進當時行業內世界領先的意大利阿斯貝拉公司的設備和技術。這家舉全市之力建設的企業,從一“出生”就承載了嘉興人民的期望,承擔了壯大“嘉興制造”的責任。
憑借強烈的責任意識,加西貝拉成立5年時間,就實現了從引進消化吸收到達到產銷量100萬臺的設計能力,走完了國內同行8至10年的歷程。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國內企業破產倒閉情況頻頻發生,加西貝拉經營也陷入了“三角債”的困境。
1998年10月,朱金松調任公司總經理,面對當時的“困局”,他特別強調了責任感,提出要用責任擔當的精神,通過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促進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朱金松強調的責任感,首先是對員工負責。“有這么多員工靠企業吃飯,我們的責任不輕。”朱金松和他的經營團隊深深感到企業之于員工的重要意義,以及企業經營者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朱金松認為,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最關鍵的是有責任心。為此,在鼓勵員工學習一技之長的同時,加西貝拉會利用各種形式引導員工如何做人,培養責任心,提高職業素養。
“加西貝拉2001年就成立了企業文化部,系統建設企業文化,現在員工的責任心已經成了一種行為習慣。”一直致力于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加西貝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徐耀法介紹,加西貝拉始終堅持“像學校一樣育人、像軍隊一樣嚴明、像家庭一樣暖心”。
面對公司的員工,加西貝拉首先像學校一樣為他們提供學習成長的平臺,如學習培訓、以師帶徒,在如此環境熏陶下的加西貝拉員工,各項素質不斷提高。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加西貝拉又像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有軍隊一般的執行力。而在員工平時的相處中,加西貝拉又倡導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把企業當作一個大家庭。
近年來,隨著公司效益的增長,員工收入也穩步增長,每年增幅在6%~8%,甚至更大。公司還通過在內部建立“互助溫馨”基金、員工困難補助等形式,幫扶因病因災致困的職工擺脫困境。這幾年,公司還分別投入數千萬元改造安全和環境設施,保障員工職業健康安全;投入近千萬元,實現了通勤大巴的全空調化;新建改建職工宿舍、職工食堂,改善員工生活條件。
“做企業就要對員工負責,既要嚴格要求員工,也要不斷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讓大家安居樂業。”朱金松說。
把企業做強做大
做全球壓縮機行業領跑者
成立近30年的加西貝拉,在總部大樓內布置有一個展廳,展示企業的發展歷程。走進展廳大門,“打造世界級品牌 建設世界級企業”的標語格外醒目,這是加西貝拉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的發展愿景。如今,加西貝拉已經是一家年產銷量超過2600萬臺、全球單一地區最大的壓縮機研發制造企業。
多年來,加西貝拉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和許多企業一樣,不可避免地會經受世界經濟大環境的沖擊,但是加西貝拉卻越戰越勇,呈現“主業做強做優做大、新業做成做快做好,員工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這是公司從上到下的責任文化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企業是經營者最大的責任。”朱金松一語道出了加西貝拉責任文化的第一要義——對企業負責,這也是加西貝拉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直接的表現。在國有資本市場化競爭中,雖然經營團隊沒有1分錢的股份,但朱金松提出了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錯位經營”理論,因此,他和全體加西貝拉人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對企業高度負責。
加西貝拉在市、區各級領導和公司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近30年中,產能增長了30倍,產銷總量躍居國內第一;就業人員增長了3倍;利稅增長了17倍;資產增值了10倍;產品主要性能指標COP值從1.0上升到2.2,成為全球行業標桿;產品重量從11公斤下降到4.8公斤;產品規格由一種發展到六大系列、400多種;產品由內銷到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家知名冰箱企業;連續17年實現國內行業內產銷總量、產品性能、經濟效益3個領先,出口連續12年國內行業第一;綜合競爭力居國內首位、世界第二,向全球前十大品牌冰箱企業供應高端壓縮機產品,為中國制造贏得世界尊敬。
面對加西貝拉跨越式發展的強勁勢頭,近年來,曾經的全球行業超級大佬、冰箱壓縮機的“父輩”“祖輩”,丹麥Danfoss、意大利ACC、巴西恩布拉科等,先后向加西貝拉伸出“橄欖枝”,希望成為加西貝拉的“一員”。他們認為,加西貝拉的責任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魂,是企業基業常青的根。
對社會積極奉獻
是企業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放眼全球,成功的企業不僅要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更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加西貝拉的責任文化中,明確提出了“對社會負責”。
徐耀法說,加西貝拉履行社會責任,首先是從產品本身做起,堅持質量第一,以質量創品牌;其次,不斷朝無氟化、小型化、高效化方向努力,大力推進低碳經濟建設,全力研發制造環保、節能的壓縮機,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與此同時,作為行業國家標準修訂組長單位,還帶動行業和產業鏈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傳統的冰箱壓縮機因為釋放氟利昂,會破壞地球的臭氧層,為此加西貝拉一直致力于無氟化產品的研發。2002年,加西貝拉在國內同行中率先完成無氟環保化生產,比聯合國全面禁用CFCs期限提前了5年。到2005年,又成為國內第一家100%產品無氟化的企業。2008年1月,因在CFCs淘汰、保護臭氧層方面長期作出積極努力和特殊貢獻,加西貝拉從全球5000多個環保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聯合國環境署頒發的31個“示范項目貢獻獎”得主之一。
原來的壓縮機,除了會釋放氟利昂,還是個“大塊頭”,需要耗費的材料自然也多。如今,加西貝拉在產品小型化上有重大突破,壓縮機重量從最初的10公斤以上,下降到最小的5公斤以下,節約了大量社會資源。
此外,冰箱的能源消耗也是環境的一大負擔。為了減少全球范圍內冰箱產品的能源消耗,加西貝拉不斷降低產品能耗,在讓用戶節省電費的同時,還節約了社會資源。
伴隨著自身的成長壯大,加西貝拉參與社會活動的頻率、承擔慈善義舉所占的份額也呈快速上升之勢。加西貝拉積極開展愛心工程,最早援建西藏“那曲希望小學”,開展結對助學、幫困扶貧、慈善捐款、抗震救災等活動。近年,加西貝拉進行各類社會捐款上千萬元。加西貝拉以真誠和真情,用責任和擔當影響著更多的企業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入選浙江省社會責任感標桿企業。
今年5月,朱金松在全省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大會上分享加西貝拉“技術引領、智能制造、綠色發展”的經驗。“企業是社會的,一定要對社會負責,只有這樣,企業才有生命力。”朱金松和他的同事們始終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為己任,努力領跑行業發展,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6月,省領導在加西貝拉開展“畝均論英雄”調研時,高度評價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責任感。
“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指引著加西貝拉人繼續高舉“責任”的大旗,積極踐行“對員工負責、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企業宗旨,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進。